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代码095136)
一、学科简介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下设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两个研究方向,分别由信息工程学院和工程学院负责培养。
(一)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点研究生培养依托无码欧美
信息工程学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主要支撑学科,形成了农林业智能设备与信息系统、农林业物联网、农林资源大数据与智能决策三个研究方向。围绕农林信息采集与管理技术、农林业智能装备、农林业大数据技术、农林业物联网等内容开展研究。现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林业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林业智能监测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支撑。
(二)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点研究生培养依托无码欧美
工程学院,以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学科为主要支撑学科。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学科起源于1958年的木材采伐与运输机械化、木材机械加工专业,2002年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05年获森林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农业机械化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入选校级培育学科。现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新兴特色专业和留学生班。现学位点拥有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林业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支撑,形成了丘陵山地智能化作业装备、林业装备与信息化、设施种养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三个研究方向。该方向重点围绕浙江省农林装备与应用等方面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及管理等技术领域培养应用型、交叉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交叉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领域包括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机械技术及智能装备两个方向,培养要求如下: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三农、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机械化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服务。
2.掌握农业信息技术或农业机械技术等方向的坚实基础理论、系统化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4.恪守学术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具有学术道德诚信,遵循学术伦理;具有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坚守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
三、研究方向
(一)农业信息化方向
1.农林业智能设备与信息系统
2.农林业物联网
3.农林资源大数据与智能决策
(二)农业机械化方向
1.丘陵山地智能化作业装备
2.林业装备与信息化
3.设施种养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
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学分要求
1.学习方式
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
2.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5年(含5年)。
3、学分要求
所修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8学分,未修满规定学分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五、课程设置
 
  
   类别  | 
   代码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  | 
   开课 学院*  | 
   备注  | 
  
  
   学位课  | 
   MK10201  | 
   公共学位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考试  | 
   马克思学院  | 
   
  | 
  
  
   MK20201  | 
   自然辨证法概论  | 
   18  | 
   1  | 
   2  | 
   考试  | 
   马克思学院  | 
   理工科类  | 
  
  
   WY10203  | 
   英语综合  | 
   60  | 
   2  | 
   1  | 
   考试  | 
   外语学院  | 
   
  | 
  
  
   YJ10220  |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  | 
   48  | 
   2  | 
   1  | 
   考试  | 
   研究生院  | 
   
  | 
  
  
   XX10101  | 
   领域主干课  |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案例  | 
   48  | 
   3  | 
   2  | 
   考试  | 
   信息学院  | 
   共建  | 
  
  
   XX10104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 
   32  | 
   2  | 
   1  | 
   考试  | 
   信息学院  | 
   共建  | 
  
  
   XX10102  | 
   农业大数据  | 
   32  | 
   2  | 
   2  | 
   考试  | 
   信息学院  | 
   
  | 
  
  
   XX10103  | 
   软件开发与应用  | 
   32  | 
   2  | 
   1  | 
   考试  | 
   信息学院  | 
   
  | 
  
  
   GC10102  | 
   农业机械化技术  | 
   32  | 
   2  | 
   1  | 
   考试  | 
   工程学院  | 
   
  | 
  
  
   GC10103  | 
   现代农业概论  | 
   32  | 
   2  | 
   2  | 
   考试  | 
   工程学院  | 
   
  | 
  
  
   非学位课  | 
   A1205  | 
   公共选修课  | 
   英语口语  | 
   30  | 
   1  | 
   2  | 
   考查  | 
   研究生院  | 
   至少1门  | 
  
  
   YJ20306  | 
   研究工具类、职业能力培训类、人文素养类、信息应用类等国际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 
   16  | 
   1  | 
   1  | 
   考查  | 
   研究生院  | 
  
  
   XX20508  | 
   专业选修课  | 
   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工程  | 
   32  | 
   2  | 
   1  | 
   考查  | 
   信息学院  | 
   
  | 
  
  
   XX20509  | 
   GIS与空间信息分析  | 
   32  | 
   2  | 
   2  | 
   考查  | 
   信息学院  | 
   
  | 
  
  
   XX20510  | 
   农业电子商务  | 
   32  | 
   2  | 
   2  | 
   考查  | 
   信息学院  | 
   
  | 
  
  
   XX20514  | 
   分布式系统及云计算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信息学院  | 
   
  | 
  
  
   XX20515  | 
   微电子电路原理及应用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信息学院  | 
   
  | 
  
  
   XX20516  |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  | 
   16  | 
   1  | 
   2  | 
   考查  | 
   信息学院  | 
   
  | 
  
  
   XX20513  |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 
   32  | 
   2  | 
   1  | 
   考查  | 
   信息学院  | 
   
  | 
  
  
   GC20501  | 
   工程测试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工程学院  | 
   
  | 
  
  
   GC20502  | 
   农业机器人  | 
   32  | 
   2  | 
   2  | 
   考查  | 
   工程学院  | 
   
  | 
  
  
   GC20503  | 
   精确农业  | 
   32  | 
   2  | 
   1  | 
   考查  | 
   工程学院  | 
   
  | 
  
  
   GC20504  | 
   单片机智能控制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工程学院  | 
   
  | 
  
  
   C1702039  | 
   机械设计  | 
   78  | 
   不计学分  | 
   2  | 
   考试  | 
   工程学院  | 
   
  | 
  
  
   C1902004  | 
   电工电子基础  | 
   64  | 
   不计学分  | 
   1  | 
   考试  | 
   工程学院  | 
   
  | 
  
  
   必修环节  | 
   XX30601  | 
   必修环节  | 
   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 
   
  | 
   不计学分  | 
   2  | 
   考查  | 
   信息学院  | 
   
  | 
  
  
   XX30602  | 
   中期考核  | 
   
  | 
   不计学分  | 
   4  | 
   考查  | 
   信息学院  | 
   
  | 
  
  
   XX30604  | 
   学术活动  | 
   
  | 
   1  | 
   1-5  | 
   考查  | 
   信息学院  | 
   
  | 
  
  
   XX30603  | 
   专业实践 (实践训练一般不少于6个月)  | 
   
  | 
   6  | 
   2-4  | 
   考查  | 
   信息学院  | 
   
  | 
  
 
注:1.开课学院用简称,详见附件研究生课程编码规则。
六、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基本要求
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在做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查阅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独立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要求不少于8000字,中文文献不少于50篇,英文文献不少于10篇,在此基础上开展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开题报告重点考查文献的收集、整理、综述能力,选题的实用性、前沿性、可行性,研究设计能力等方面,研究生开题前,学科需对开题内容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主要是研究生选题及研究内容是否符合学科人才培养方向。审核通过后由学院组成评审专家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是否通过的结论或修改意见。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必须修改后再次开题。连续3次未通过者,报研究生院,按规定取消学籍,终止培养。
七、专业实践基本要求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环节,时间保证不少于6个月。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包括:①参与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实践过程,并结合实践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②参与导师课题的实际调查研究工作或独立从事在导师指导下经过选择的实际调查研究工作。③研究生参加相关课程的辅助教学实践工作,包括讲授部分课程、批改作业等。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积极联合相关行(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围绕本领域学位授予要求制定实践训练大纲,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实践训练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本学位点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的定性定量考核,考核通过者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八、中期考核基本要求
中期考核的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课程学习情况(含学分、成绩)、实践训练、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包括文献查阅,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及学术论文发表等方面)、参与科研项目及个人健康状况等内容。
成立中期考核小组进行评审,对中期考核中发现未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研究生,考核小组应报告学院,经学院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核,做延长学习年限处理。考核结果认为无法完成学业任务的,应终止培养。
九、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一)规范性要求
1.学位论文须结构合理、逻辑恰当,且具完整性、系统性和学术性。主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声明、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英文3-5个)、引言、正文、结论、主要参考文献等部分。
2.学位论文要求语言凝练、章节分明、编排规范,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3.学位论文中文献的引用、图表的设计、数据和计量单位的表示、专用名称和科学符号的使用等都必须符合国家和授予单位的要求。具体格式参见《无码欧美
硕士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及印制规定》。
(二)质量要求
1.学位论文选题应服务于农林业和生态建设,论文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林)业机械化与信息化领域有关问题的能力。
2.学位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要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本领域存在的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应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建立适当的研究框架、收集必要的数据,采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用于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少于1年。
3.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工作量,能体现作者较为全面地掌握论文选题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领域的现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上应做到思路清晰,理论正确,逻辑合理;论据引用正确,数据翔实,文献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论证充分,结论明确,论点应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学术价值。
4.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5.学位论文查重检测重复率要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
(三)学位论文预答辩
1.学位论文预答辩一般安排最后一个学期的第一个月。
2.硕士研究生应汇报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
3.学位论文预答辩由专家小组进行评议,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给出最终评价结果。如果未通过预答辩,不得进入学位论文送审与答辩环节。
(四)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送审与答辩时间。学位论文送审时间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第二个月,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月。
2.答辩资格申请。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在修改完善后,方可进入论文送审环节。研究生向学院和研究生管理部门提出答辩资格申请。对达不到学位论文要求的,取消该次论文送审资格和论文答辩申请资格。
3.论文答辩。通过答辩资格审查的学位论文,按规定进行专家评审。学位论文通过专家评审者,按专家合理意见修改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答辩;未能通过专家评审者,延期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5-7名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还应根据评审和答辩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形成正式学位论文。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及实践研究等环节,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可获得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校硕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十、研究生培养的其它环节
无
附表:
一、学院学术评定委员会审核意见:
应出席______名委员,实到______委员,其中同意通过人才培养方案______人,不同意______ 人,弃权______ 人。
学院学术委员会(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课程编码规则
一、课程编码的构成
课程编码须在制(修)订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确定,由6位数字组成。其中第一、二位为学院代码,第三位为课程类型代码,第四位是课程性质代码,第五、六位为课程流水号代码。学院代码:
 
  
   学院  | 
   代码  | 
   学院  | 
   代码  | 
  
  
   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 
   NX  |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LS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HZ  | 
   工程学院  | 
   GC  |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旅游与健康学院  | 
   YL  | 
   艺术设计学院  | 
   YS  | 
  
  
   动物科技学院  | 
   DK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MK  | 
  
  
   文法学院  | 
   WF  | 
   经济管理学院  | 
   JG  | 
  
  
   信息工程学院  | 
   XX  | 
   外国语学院  | 
   WY  | 
  
  
   理学院  | 
   LX  | 
   研究生院  | 
   YJ  | 
  
 
课程类型代码:
 
  
   课程类别  | 
   代码  | 
  
  
   硕士学位课  | 
   1  | 
  
  
   硕士非学位课  | 
   2  | 
  
  
   硕士必修环节  | 
   3  | 
  
  
   博士学位课  | 
   6  | 
  
  
   博士非学位课  | 
   7  | 
  
  
   博士必修环节  | 
   8  | 
  
 
 
 
课程性质代码:
 
  
   课程性质  | 
   代码  | 
  
  
   领域主干课  | 
   01  | 
  
  
   公共必修课  | 
   02  | 
  
  
   公共选修课  | 
   03  | 
  
  
   专业必修课  | 
   04  | 
  
  
   专业选修课  | 
   05  | 
  
  
   必修环节  | 
   06  | 
  
 
注:补修课程按无码欧美
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编码规则编号填写。